給台灣讀者的一封信


松浦弥太郎在《あたらしいあたりまえ。》一書中,附上了給台灣讀者的一封信,初看到時大為感動,因此想把它通篇打成電子檔,除了讓自己在重新閱讀一遍之外,也做個記錄。



    人為什麼要活著?    我認為目的是為了「心的成長」
    就像隨著從孩子長成大人,身體能力有了顯著成長,人在一生的時間軸之中,也是在踏上「心的成長」這場在某種意義上規模浩大的心之旅程。旅程中會遇見許多人、物、風景和事件,在與這些事物的關係和交流之中,我們找到幸福,擁抱喜悅,一步又一步地繼續邁出步伐
    直到命盡之日那天,步調慢一點也沒關係,希望心的成長能持續踩著步伐前進。我想這真是再幸福不過的事了。
    把自己以外的人都當成老師,在今天發生的事情中能到學到什麼?從今天的邂逅當中,又學到什麼?在今天一天,自己究竟能學到什麼事呢?如果把可能發生的事都當成是必然的,不管是好事或壞事,都看作是現在的自己必學的考驗來堅持面對吧
    如果心頭湧上疑問,便去探究到底。不滿足於間接關係,除非自己走訪當地,用自己的眼睛去看,用自己的耳朵聽聞,才肯心服。探究之心沒有妥協餘地。疑問即是迷惘,而自己能正視這份迷惘到什麼程度,我想這便是芸芸眾生要學習的一步。
    對我們而言,這份好奇心,或是探究心,會成為生活中和工作上的重要種子。因為使你明白事物真意的方法訣竅就潛藏在其中
    有個字眼叫做「典座」。典座是佛教修行的一種,據說在坐禪、誦經等活動當中,典座是最重要的修行。典座也是禪僧寺院裡的一個職稱,又稱炊事長或雜務長。為什麼炊事長或雜務長這種看似卑賤的工作會是最重要的呢?那是因為佛門弟子相信開悟見性的真理就存在於最接近身邊的地方。簡而言之,發生於家庭主婦的工作場所,也就是存在於廚房、洗衣場或屋子裡等地方的工作,便是最重要的修行。做菜,打掃,洗衣,在這些每日例行的工作之中,充滿了許多有益於「心的成長」、「認識自己」,值得學習的事情。典座所示的訓誡裡,有一則是「要像在清洗別人的眼睛那般,用心仔細地清洗鍋子和餐具」。第一次聽聞這個訓誡時,我大受感動,心想:「這是多麼嶄新的生活道理啊。」
    我現在對自己而言最理所當然的事情是什麼?意即,你心中「嶄新的理所當然」是什麼?每一天的探究之心,將會引領你找到這個答案。
    經常去重新衡量那些被視為「理所當然」的事情,把這視為理所當然的方式繼續學習,還有就是,希望自己常保新鮮

松浦弥太郎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新年不買書新希望

〈臉〉

〈小時候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