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雨果的冒險》
前幾年《雨果的秘密》一書上市,十分厚重的一本精裝書,價格也不斐,狠下心買下之後愛不釋手。作者以一種很特別的方式在創作這本書,不是純文字的小說,但也不是圖文的繪本,而是交雜以圖像與文字輪番敘述一個故事。這本大書翻閱起來,就像是電影!當時我就一直希望這本書可以真的搬上大螢幕。 上週五( 2/17 )電影真的在台灣上映了,隔天的週六我立刻就興致勃勃進電影院觀影。這不是我看過的第一部 3D 電影,但 這絕對是我看過最稱職的 3D 電影 ! 電影市場自從《阿凡達》開創了 3D 新世界之後,電影市場如雨後春筍般湧出大量以 3D 為噱頭的電影,有的是全新製作的電影,而有的是經典電影 3D 化。只是,在我前幾次的 3D 觀影過程中卻總是留下極為差勁的印象。 3D 在我的想法中,不外乎就是像台中科博館或屏東海生館的 3D 劇場,那種隕石似乎就要擊中自己,又或那條遠古海中的巨龍差點就要把自己生吞活剝入腹了,的那種臨場感。但是我在前兩年的 3D 電影中卻從未曾遇過這樣近在眼前的場景,所謂 3D ,最立體的部分居然只有字幕! 但是為什麼會有這樣子的情況產生?我想問題大概就出在是否是基於 3D 這個立足點在製作電影吧。過去兩三年,所有標榜 3D 的電影,一律都附贈數位版,片商很貼心地總是提供兩種選擇給消費者,讓那些會因為觀看 3D 電影而頭暈目眩的消費者們,減除了一個不需要多架一副挺為累贅的 3D 眼鏡在鼻梁上的困擾,尤其是像我這種不習慣配戴隱形眼鏡的原始人,多架一副眼鏡真的只是多麻煩罷了。可是細想這份貼心是否真的有必要?當數位版與 3D 一同上映的同時,不就代表 3D 只是在已經完成的數位版電影上再多做調整,宛如現在紛紛以 3D 重製版重登大螢幕的經典電影一般, 所謂 3D 居然才是數位版的附加品 ! 所以像《雨果的冒險》這部影片,導演從頭到尾就只做了 3D 版本,沒有什麼莫名其妙的數位版,於是像這部直接立基在 3D 製作的電影,就造就了我在電影院觀影時,電影開場,巴黎的遠景以及飄飛的白雪直接就形成了前後景深,那一片片飛舞著的雪花,近得就像是伸手便可觸及般融化在掌心的溫度裡。這不就是我當年看科博館 3D 劇場的感受嘛!媽壓,不是只有字幕 3D 耶! 《雨果的冒險》雖然看片名會讓人覺得裡頭似乎有什麼驚心動魄的冒險成分在裡頭,但是相信我,那一切都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