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2012的文章

給欣寧

去年遠嫁英國的好朋友上月底回台灣,而我們也終於在九月初的週末在高雄見到了面。這一年多來不時會想起她,畢竟以往她是我很多時候想要分享心情的頭號人物,於是在得知她回台灣後曾幻想過幾次見面的場景,揣測說該有多興奮,該有多熱情,或許開心相擁大叫著對方的名字說些「我好想妳阿!」之類的話語。但實際情況卻是在約定好的中央公園站口,看著她挽著英國丈夫從捷運閘門口緩步走來,舉起手向我們揮揮,一邊走著一邊說高雄的天氣有多濕黏這樣的家常對話,彷彿從來沒有離開過,就像我們只是在台灣島的兩個點集中到其中一個點會面罷了,是這樣的稀鬆平常。 或許這是因為年紀的關係,那個青澀年少已經過去了,現在的我們已經不需要額外的熱情來表示些什麼。談談她在英國的生活,談她的工作,談她遇到的人;談我們的過去,談我們的未來,也談我們的現在。話題就是這樣簡單,不需要因為遠到重逢而硬要增添些許戲劇性的色彩。幾個人幾張嘴在石二鍋嘈雜如昔,再到誠品閒晃討論這本書那位作家,問問她為什麼不繼續寫作,接著又繼續在同樓層的咖啡店裡嘰嘰喳喳,瀰漫著從來就沒有分開過般的一如往常。聚會中連牙膏牙刷淨水器這種極為家常的話題都能搬上台面。時間過得飛快,五六個小時真的就像箭一般飛過,走向捷運站,站進車廂,然後又是簡單的「那我先走了,掰掰。」一點不像這次分開,她就又要飛回英國,不知何年何月有機會再見,反而跟還是學生時一樣,只是說聲再見,返家,隔天還會見面那樣。短暫的相聚,甚至連一張合影都沒有留下。可是當想起見面前自己的那種雀躍—甚至離開台灣的不是我卻也有種近鄉情卻—就覺得自己是不是小題大作了些。至此,更加體會到細水長流的友情的感覺,不必黏膩,只要一句話都可以感覺到對方一直都在身邊的那種知心。 她在見面的時候親手拿了生日卡給我,遲了兩個多月的祝福,也是她的卡片讓我很想將這種心情記錄下來,茲引述一兩段落:   在英國的生活快一年了,我最大的體會是不論客觀環境怎麼樣,都要用心去經營每一件來到你生命中的事情,就算是鳥事,也盡情去經歷,如果不盡情,就是浪費了,對吧!常常我們會憧憬太多未來的事,而忽略眼前,但其實眼前的時間與空間,也都是我們的人生阿!我希望可以和你一起努力,認真去經歷我們的生命,讓它更豐富!  生日就這樣一年一年過去了,我們的友情能這樣一直維持著,真的是人生中非常難得的緣分,我非常非常珍惜。謝謝你出現在我的生命中,祝你生...

安室飯史

圖片
   話說今天是安室女神出道二十週年紀念日,是個難得的日子,所以就決定PO篇久違的網誌慶祝一下。(雖然沖繩的二十週年一夜限定演唱會因為颱風取消了,所以11/4也看不到電視台的無料放送,但是還是要抱持著安室女神明年一定會來台開唱的信念,繼續好好地 肥肥地 活下去!) 8cm Singles 12cm Singles Albums & Single Collections   話說我的安室飯生涯是從8cm開始的(可見我有多老資格!)。   回想當時還只是個清純的國中生,樂隊的某位同學L非常喜歡安室,常常在團練的時候對我洗腦,去他家玩耍的時候也拿出寫真集來炫耀,最後甚至在他的勸說之下買了對一個一天只有30元零用錢(還要吃早餐)的國中生來說 根本是天價的300元日盤8cm單曲(還好我國中時常拿獎學金)!那時候買下的就是紅透半邊天,單曲熱銷290萬張,至今仍無人能破其紀錄,而且成為家喻戶曉的結婚專用曲的 〈Can You Celebrate?〉 ,還有前一張同樣是百萬單曲的 〈A Walk In The Park〉 (另外還有小室家族的合唱曲〈You Are The One〉) 。聽過單曲之後驚為天人,就跟同學Y借了 個人名義發行的第一張專輯 《Sweet Sweet Nineteen Blues》 回家聽,之後就覺得TK寫的歌好催眠,多聽幾次就深植在腦裡揮也揮不去了。   但是就在我踏入死忠歌迷的火海之前,安室女神就不小心奉子成婚暫時休息去了,我連 《Concentration 20》 都還來不及注意到,精選輯 《181920》 就悄悄上架了。隨著安室的休息,我也進入國三後半段的痛苦時光,那時候誰還有閒關注什麼偶像之類的,安室在我心中退燒,就這樣成為高一新鮮人 。升高一沒多久,學生會的學長大人某天拿著一張8cm單曲,封面那女人看著眼熟,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是安室女神產後復出了,推出第一張單曲 〈I Have Never Seen〉 (不知為何很有慈母感的封面)。雖然聽著喜歡,但是勾不起買單曲的興趣,一方面是身為學生,真的覺得買單曲是一種昂貴奢侈的行為,另一方面是在安室女神短暫休息後,她的天下被濱崎步跟宇多田光瓜分了,而我也暫時加入宇多田光的陣營,哈哈哈哈哈~(沒辦法,日劇毒太深)況且那時候還有超療癒的鬼束千尋(我到現在都還是很喜歡〈月...

開除記

今天下午五點半,我踏進經理室,想跟他討論他早上交代我但卻尚未完成的文件,後來發現那是我最後一次踏進那間辦公室。 ********* 我們公司是一間研發圖書館自動化系統的科技公司,而在我一個半月前進公司不久後,聽到同事們閒聊,提起了一間很耳熟的公司名稱 — 姑且稱它為 A 公司 — 剛巧是我弟就職了近三年的公司,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 A 公司的部分業務也是研發圖書館自動化系統! 我不以為意,順口就說了聲:「我弟就在 A 公司耶,我從來都不知道原來他們公司也在寫圖書館自動化系統,我弟從來沒有告訴過我。」後來大家又聊了一下,此後我就不再聽到大家談起這件事,也不以為意,沒有放在心上。 今天上午,約略十點十一點左右,得知早上的公開投標案被 A 公司以僅低於本公司三萬元的投標金標下。我因為是個新人,從來都不曾參與過標案,甚至根本不知道公司的系統報價,沒有同事告訴過我,我也不會問起。因為我壓根認為那還是好久遠以後的事。一整個上午,一整個下午,我就只是埋頭處理要呈交的文件。 下午四點,我先交了文件的第一部份進去,第二部份還在趕工中,走出經理室前還對我叮嚀了一聲「你要寫快一點阿,不應該寫那麼慢!」。五點,是每週五的例行會議時間,同事轉告說經理交代我不需要進去開會,先專心把文件寫完,今天一定要交出去。當時內心也只想到:阿!完了,今天肯定寫不完要加班,但是晚上還要上電腦課!抱著寫多少算多少的心情,很認真地繼續處理到了五點半下班時間,第二部份終於完成近半,於是懷著不安忐忑的心,想去請經理寬容到下週一。在經過一陣攻防交錯之後,文件沒有完成的事告一段落,經理說他要跟我講一些事情,便把我帶到接待區的沙發上坐下。 你知不知道公司的標案情形?你知不知道公司系統的報價?你知不知道公司早上的標案輸了?我知道你弟在 A 公司,但是我覺得那沒關係。我覺得你不是那種人,我也沒有懷疑你,但是上頭要我明快處理。(請問明快處理的意思是?)我這個人講話很直接,絕不拐彎抹角。你這份文件我看過了,我真的覺得你寫得很好,我也很希望你未來可以把系統的使用手冊完成。(所以才會明知道要叫我捲撲蓋走人,還是要我先把文件趕出來!吃人吃夠夠應該就是這種情形。)發生這種事,公司之間的同事也會有芥蒂阿,總不能以後在談論標案的時候還要注意不要讓你聽到。(還說不是懷疑我) 諸如...

遺忘了之後:我讀《流放的老國王》

圖片
     書名:流放的老國王 Der alte Konig in seinem Exil 作者:阿諾‧蓋格 Arno Geiger 譯者:錢俊宇 出版社: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: 2011 年 11 月 1 日 ISBN : 9789862720332 「父親的病以一種令人茫然的方式緩慢開始,因此我們很難正確解讀其中變化。疾病就像農家傳說裡悄悄潛入的死神,雖然隱藏了身形,骨頭卻在外頭門廊上咯咯作響。我們聽見了,還以為是慢騰騰頹圮老屋裡的風聲。」 作者的父親罹患了失智症,但是沒有任何一個人看出端倪,都以為是性格封閉的父親因為年紀大了,又和結褵三十年的妻子離異,所造成的影響。作者沒有辦法體諒他,只是用一種譏諷、挑釁的態度,懇求他的父親「振作起來」,直到他們看清事實真相。 於是作者決定以真誠、開朗的態度重新認識父親,他寫道: 「 由於父親再也無法從橋那頭走到我的世界來,因此我必須走到他那裡去。」 他寫下這本書,描述他與父親的真實互動,從悖離家庭中心的青年,轉而一步步走向日漸喪失記憶的父親,他與父親重遊兒時走過的地方,講述著父親的現在和過往,以及自己在鄉村的童年。父親遺忘了原有的記憶,而作者遺忘了原本兩人之間的藩籬,父親的失智症,為他們父子二人製造了連結,他們的關係比以往更加親密,即使父親不一定知道他是誰。 曾經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文章寫著,我們的父執輩那一代,是孝順父母的最後一代,而也是被子女棄養的第一代。當時看到這樣的描述時,十分震驚,但細想卻發現事情或許真的是這樣。我們這一代較有主見,渴望自己作主,就像作者在發現父親的失智之前,總是要求父親的順從。於是上一代順從他們的父母親,而他們的下一代,卻要求他們順從。 我們都自以為具有同理心,卻忘了站在他們的立場想,忘記了他們也有自己的想法 。而這樣的狀態其實也發生在我身上,以為父親根本就不能理解我,也不願意站在我的角度想,於是咆哮、於是沈默,於是像作者當初一般地悖離。但我也忘了理解他,忘了站在他的角度想。所以翻閱這本書時,給我帶來的震撼之大,讓我不禁也思索該怎麼樣走到橋的那一端去? 翻讀這本書,很容易被作者細細描述著的與失智父親的互動,以及那一份真摯的情感所感動。作者以父親的病做為媒介,重新認識父親,並以文字寫下對父親愛的宣言。只是我並不希望自己等到這樣的事情發生之後,才去描...

零碳救生活:我讀《環保一年不會死!》

圖片
     書名: 環保一年不會死!不用衛生紙的紐約客減碳生活日記 No Impact Man 作者:柯林‧貝文  Colin Beavav 譯者:謝維玲 出版社:野人 文化 出版日期: 2012 年 1 月 5 日 ISBN : 9789866158766 「科學家說,我們不能再放任這種生活模式,地球再也無法承受了,極地冰帽會溶解,海平面會上升,陸地會出現旱象——簡單地說,地球快完蛋了,而數百萬的人將會受害。」 作者是個住在全世界消費中心的紐約客,而某一天他發現了全球暖化正在進行中,而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就快要完蛋了,於是他開始擔憂、惶恐,接著他開始了一項零碳生活的行動。 在這本作者一家人的減碳生活日誌中,沒有太多的道德勸說以及激進思想,只是詳實記述著他們如何拒絕外食、不製造任何垃圾、不購買新的物品、減少碳足跡、只用在地食材,到最後甚至斷電的生活。過程中有許多讓人不禁捧書大笑的情節,也有許多溫馨感人的段落。但是最讓人動容的,是 作者以一己之力,身體力行去減少對這個環境的破壞,去珍惜他所擁有的一切,他並不企圖改變別人,而是改變他自己! 「環保」在現在的社會,是一個大家都重視的議題,工業革命之後,社會的進步以一種飛快的速度進展著,令人類生活更加便利的物品一再問世,但是那些便利卻往往造成環境的破壞。當這樣的觀念在大眾腦中扎根茁壯,試圖說服大家環境正在崩壞中,人類必須尋求與自然永續共生,已經不是難事,但是只是紙上談兵並無法阻止這個崩壞的過程。我們所需要做的應該是像作者一樣,找出一個讓我們的生活不至於困窘,但是仍能減少對地球的破壞的生活形態,需要改變的,是人們的生活習慣,普世的價值觀。 而書中最令我感動的段落,是在他們拒絕製造垃圾,所以拒絕外食,又因為放棄了有電視的生活,使得他們一家人每天晚上在餐桌上相聚的時間多了,彼此之間的距離也拉近了不少。現代人多因為工作忙碌,有許多家庭已經失去了共進晚餐的習慣,或是即使一同吃著飯,眼睛也不離開電視。失去了聚首的時間,失去了溝通。但是作者卻 因為施行零碳生活,而使得家人之間的關係更加凝聚,他有更多的時間和妻子聊天,有更多的時間可以陪伴孩子的成長。 我們戮力去爭取那些可以改善自己生活,讓自己過得更美好、更舒適的東西,難道不是讓我們因此而犧牲了更多嗎?如同作者所講的,人們花了很多的時間工...

《雨果的冒險》

圖片
前幾年《雨果的秘密》一書上市,十分厚重的一本精裝書,價格也不斐,狠下心買下之後愛不釋手。作者以一種很特別的方式在創作這本書,不是純文字的小說,但也不是圖文的繪本,而是交雜以圖像與文字輪番敘述一個故事。這本大書翻閱起來,就像是電影!當時我就一直希望這本書可以真的搬上大螢幕。 上週五( 2/17 )電影真的在台灣上映了,隔天的週六我立刻就興致勃勃進電影院觀影。這不是我看過的第一部 3D 電影,但 這絕對是我看過最稱職的 3D 電影 ! 電影市場自從《阿凡達》開創了 3D 新世界之後,電影市場如雨後春筍般湧出大量以 3D 為噱頭的電影,有的是全新製作的電影,而有的是經典電影 3D 化。只是,在我前幾次的 3D 觀影過程中卻總是留下極為差勁的印象。 3D 在我的想法中,不外乎就是像台中科博館或屏東海生館的 3D 劇場,那種隕石似乎就要擊中自己,又或那條遠古海中的巨龍差點就要把自己生吞活剝入腹了,的那種臨場感。但是我在前兩年的 3D 電影中卻從未曾遇過這樣近在眼前的場景,所謂 3D ,最立體的部分居然只有字幕! 但是為什麼會有這樣子的情況產生?我想問題大概就出在是否是基於 3D 這個立足點在製作電影吧。過去兩三年,所有標榜 3D 的電影,一律都附贈數位版,片商很貼心地總是提供兩種選擇給消費者,讓那些會因為觀看 3D 電影而頭暈目眩的消費者們,減除了一個不需要多架一副挺為累贅的 3D 眼鏡在鼻梁上的困擾,尤其是像我這種不習慣配戴隱形眼鏡的原始人,多架一副眼鏡真的只是多麻煩罷了。可是細想這份貼心是否真的有必要?當數位版與 3D 一同上映的同時,不就代表 3D 只是在已經完成的數位版電影上再多做調整,宛如現在紛紛以 3D 重製版重登大螢幕的經典電影一般, 所謂 3D 居然才是數位版的附加品 ! 所以像《雨果的冒險》這部影片,導演從頭到尾就只做了 3D 版本,沒有什麼莫名其妙的數位版,於是像這部直接立基在 3D 製作的電影,就造就了我在電影院觀影時,電影開場,巴黎的遠景以及飄飛的白雪直接就形成了前後景深,那一片片飛舞著的雪花,近得就像是伸手便可觸及般融化在掌心的溫度裡。這不就是我當年看科博館 3D 劇場的感受嘛!媽壓,不是只有字幕 3D 耶! 《雨果的冒險》雖然看片名會讓人覺得裡頭似乎有什麼驚心動魄的冒險成分在裡頭,但是相信我,那一切都...

生命的傳承

    我們都是,一個人加上另一個人的長相    時間的牆,從他們的手掌到我們的肩膀 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 * * * * * * 小姪子在上個月的 13 號,也就是總統大選前一天的晚上呱呱墜地,跟 14 號生日的弟媳只差一天,而 14 號其實剛好就是預產期當天。說可惜其實挺可惜的,沒能夠母子同一天生日。不過,未來他們家過生日的時候,想必還是會母子一起過吧。 小姪子當初在弟媳肚子裡頭的時候,並不是那麼安分,醫生擔心會早產,滿 37 週之前 弟媳 被勒令 安胎住院了好一段時間,夫妻兩一直希望可以撐過那一段日子,撐到 37 週就好,不要早產。結果,過了 37 週之後,狀況急轉直上,穩定了,穩定到上個月 13 號直接打針引產,怕弟媳生不出來。就這樣,小名 茶茶 的小姪子誕生了! 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 * * * * * * 兩天後的 15 號,爹娘說要北上新竹去探望弟弟夫妻倆,跟兩老的長孫,作伯父的我卻因為前一天去台北玩耍,半夜才回到員林,以致於當天早上根本睡到不省人事,聽不到爹娘在門外的呼喚,而錯過了北上探病(?)的好時機。誰知道,這一耽擱,一個月就這樣過去了! 弟弟幫弟媳在產後安排了新竹最高等級(我是這樣被告知)的月子中心,要價不斐,管理上也就相當嚴謹。而其時正值流感役期,於是月子中心嚴格控管人員出入,在家屬的探視上,直系血親,也就是小姪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允許到中心大廳看視訊,而像我這種旁系血親根本就連大門也不讓進呢!所以,雖然爹娘曾經在弟媳坐月子期間告知弟弟說想要上去探視,也被弟弟以「只能坐在大廳看視訊,又看不到人,而且林佳賢(是的,弟弟二十幾年來都直呼我名諱,連名帶姓唷)也不能進來!」為由,跟爹娘說不要多花精力了。 於是我這個當伯父的,雖然一直很想要見小姪子一面 , 而且還摒棄我向來厭惡人擠人的場所的習性,特地擠進人滿為患的新開幕台中大遠百去買了兩千多大洋的童裝(是說買童裝好像沒有必要一定得去大遠百吧),卻也只能待在家裡苦苦盼望,等待他們一家三口出月子中心,然後弟弟把事情處理到一個段落之後,放爹娘跟我到新竹去探視。就這樣等了一個月,等到小姪子滿月,媽媽在家裡開心的染紅蛋、煮油飯,到處去發送,接著又過了一個禮拜,弟...

一月份觀影記錄

有鑑於我本人實在惰性根深柢固,又愛拖拖拉拉,所以我決定 心動不如馬上行動 !不對,是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! 既然都有想法了,不如立刻來發佈個超簡短版本,至於影片短評,或是心得什麼的,我看看下個月生不生得出來... 首輪+二輪 【 2012/01/08 】 《咆哮山莊》 @光點台北 看完這部電影,我有想寫詩的欲望,不過相信我,那首詩一定寫不出來。 至於電影跟原著差多少,這種東西沒什麼好需要追究的,每個導演都有自己表達的方式。不過,厚厚一本原著搬上大螢幕,片中居然沒幾句對話,用的都是場景的變換,跟人與人之間短暫的互動來帶過並呈現整個故事。再者,整部片除了片尾一首歌曲之外,沒有配樂,有的只是無止盡的風聲呼嘯。真的很點題耶。 《切膚慾謀》 @國賓長春 非常阿莫多瓦的阿莫多瓦電影。差別在於,這次不是原創劇本唷! 《 10+10 》 @國賓長春 私以為如果有一個中心主題會更好,20部短片,20位導演,各自有各自的想法,串成一部100分鐘長的電影時,好雜亂。但是分開欣賞,倒是別有一番風味,喜歡誰的作品也很一目了然。累只是累在要不停變換思緒跟心情,一部短片只有短短5分鐘,媽壓,我都快精神分裂了! 【 2012/01/09 】 《極地詭變》 @台中全球影城 我一定要給自己拍拍手,因為我居然一個人看完這部電影,而沒有 尖叫出聲 ,再者用雙手或單手遮住眼睛,又或乾脆閉上眼睛的時間,算算應該也不到二十分鐘!真是一大進步~ 《劍客聯盟》 @台中全球影城 經典文學搞笑式地—起碼我覺得還蠻好笑的 — 搬上大螢幕! 《醉後型男日記》 @日新大戲院 親愛的Johnny Depp先生,雖然我真的很愛您,只要您有新作上映,不管題材,一定會衝進戲院支持。但是,這部片看到我幾乎都要睡著了...不過,值得慶幸的是,您依舊是整部電影中的亮點,少了您,整部電影也沒看頭了! 【 2012/01/12 】 《我們買了動物園》 @ Tiger City 威秀 喪妻喪母之後,麥特戴蒙帶著孩子們搬到一座動物園去,成了園長,故事就在很可以想見的親子互動跟動物園經營兩條線上前進,中間一定困難重重,充滿誤解和挫折,但是最後一定要父子盡釋前嫌 (反正父女感情本來就好,沒什麼好演的) ,動物園也順利開張阿!有什麼疑問嗎?不過,又是一部很好哭的電影。親情戲真的是我的罩門阿。 《菜鳥薪鮮人》...

給台灣讀者的一封信

圖片
松浦弥太郎在《あたらしいあたりまえ。》一書中,附上了給台灣讀者的一封信,初看到時大為感動,因此想把它通篇打成電子檔,除了讓自己在重新閱讀一遍之外,也做個記錄。     人為什麼要活著?     我認為目的是為了「心的成長」 。     就像隨著從孩子長成大人,身體能力有了顯著成長,人在一生的時間軸之中,也是在踏上「心的成長」這場在某種意義上規模浩大的心之旅程。旅程中會遇見許多人、物、風景和事件, 在與這些事物的關係和交流之中,我們找到幸福,擁抱喜悅,一步又一步地繼續邁出步伐 。     直到命盡之日那天,步調慢一點也沒關係,希望心的成長能持續踩著步伐前進。我想這真是再幸福不過的事了。     把自己以外的人都當成老師,在今天發生的事情中能到學到什麼?從今天的邂逅當中,又學到什麼?在今天一天,自己究竟能學到什麼事呢?如果把可能發生的事都當成是必然的, 不管是好事或壞事,都看作是現在的自己必學的考驗來堅持面對吧 。     如果心頭湧上疑問,便去探究到底。不滿足於間接關係,除非自己走訪當地,用自己的眼睛去看,用自己的耳朵聽聞,才肯心服。探究之心沒有妥協餘地。疑問即是迷惘,而自己能正視這份迷惘到什麼程度,我想這便是芸芸眾生要學習的一步。     對我們而言,這份好奇心,或是探究心,會成為生活中和工作上的重要種子。因為使你明白事物真意的方法訣竅就潛藏在其中 。     有個字眼叫做「典座」。典座是佛教修行的一種,據說在坐禪、誦經等活動當中,典座是最重要的修行。典座也是禪僧寺院裡的一個職稱,又稱炊事長或雜務長。為什麼炊事長或雜務長這種看似卑賤的工作會是最重要的呢?那是因為佛門弟子相信開悟見性的真理就存在於最接近身邊的地方。簡而言之,發生於家庭主婦的工作場所,也就是存在於廚房、洗衣場或屋子裡等地方的工作,便是最重要的修行。做菜,打掃,洗衣,在這些每日例行的工作之中,充滿了許多有益於「心的成長」、「認識自己」,值得學習的事情。典座所示的訓誡裡,有一則是「 要像在清洗別人的眼睛那般,用心仔細地清洗鍋子和餐具 」。第一次聽聞這個訓誡時,我大受感動,心想:「這是多麼嶄新的生活道理啊。」     我...

學長,生日快樂

學長,生日快樂。 [1]    《藍色大門》 [2] 中, 林月珍 [3] 閉上她的雙眼便能開始飛翔,在一般人都以為該只是一片漆黑的視野中,她可以幻想她的未來,看到她跟木村拓哉成為夫妻的白日夢的少女的未來。那只是一部電影,不是現實。林月珍的也當然不可能跟木村拓哉結婚,因為木村的老婆是藤原靜香,而他們也還沒有離婚。再則,林月珍只是電影中虛構的人物罷了!   只是,在現實中,我即使不用閉上雙眼也能飛翔,雖然我不曾看見我的未來,但我以為我看見了你的未來。( 我要先感謝我有這個機會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,能得幸在你的生命裡佔上那麼些個篇章 [4] )以下,是我送給你的故事,雖然你可能已經知道了個大概,但是我很認真地把它改寫成不會被你 『第一印象就認為是貧窮夫妻百世哀 [5] 』 的那種情節。   還有,就是,祝你生日快樂! 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 我是分隔線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 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﹡ Chapter Ⅰ :   『爸爸,你回來了!』   『 小溫 [6] ,今天有沒有聽媽媽的話阿』 國紅 [7] 一手把小溫抱了起來,接著在玄關旁與他談了九年戀愛,共組家庭也已經四年的 老婆 [8] 大人臉頰上 啄了一下 [9] 。   『給妳的禮物,今天下班開車經過黃昏市場,看到這條魚好新鮮阿,就買了回來等妳幫我做成下酒菜…』才說著,卻被老婆在手臂上打了一下。『你就當我這整天在家裡沒做什麼事阿?早給你燒了一桌子菜了,小溫也有幫忙喔!』小溫雙手環著國紅的脖子『對阿!對阿!我今天很厲害喔,幫媽咪擦了桌子,還有折衣服!我還洗了一把菜!』   國紅把小溫放在走廊上『小溫,去洗手,要吃飯囉。』小溫風也似的咯咯笑著邊跑向了廚房。『吶,』國紅從口袋裡掏出了一個紅色的羅紋布面小方盒『給妳的,今天是我們的結婚週年紀念日。』一邊,他打開了盒子,取出了盒中的幸運草樣式的銀製手鍊,幫老婆戴上了。她驚喜地在國紅臉上吻了一下。兩人相偕著走向廚房。 Chapter Ⅱ :   國紅洗完澡,慵懶地走向床邊,老婆正在梳妝台前吹著頭髮。『老婆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