給欣寧
去年遠嫁英國的好朋友上月底回台灣,而我們也終於在九月初的週末在高雄見到了面。這一年多來不時會想起她,畢竟以往她是我很多時候想要分享心情的頭號人物,於是在得知她回台灣後曾幻想過幾次見面的場景,揣測說該有多興奮,該有多熱情,或許開心相擁大叫著對方的名字說些「我好想妳阿!」之類的話語。但實際情況卻是在約定好的中央公園站口,看著她挽著英國丈夫從捷運閘門口緩步走來,舉起手向我們揮揮,一邊走著一邊說高雄的天氣有多濕黏這樣的家常對話,彷彿從來沒有離開過,就像我們只是在台灣島的兩個點集中到其中一個點會面罷了,是這樣的稀鬆平常。 或許這是因為年紀的關係,那個青澀年少已經過去了,現在的我們已經不需要額外的熱情來表示些什麼。談談她在英國的生活,談她的工作,談她遇到的人;談我們的過去,談我們的未來,也談我們的現在。話題就是這樣簡單,不需要因為遠到重逢而硬要增添些許戲劇性的色彩。幾個人幾張嘴在石二鍋嘈雜如昔,再到誠品閒晃討論這本書那位作家,問問她為什麼不繼續寫作,接著又繼續在同樓層的咖啡店裡嘰嘰喳喳,瀰漫著從來就沒有分開過般的一如往常。聚會中連牙膏牙刷淨水器這種極為家常的話題都能搬上台面。時間過得飛快,五六個小時真的就像箭一般飛過,走向捷運站,站進車廂,然後又是簡單的「那我先走了,掰掰。」一點不像這次分開,她就又要飛回英國,不知何年何月有機會再見,反而跟還是學生時一樣,只是說聲再見,返家,隔天還會見面那樣。短暫的相聚,甚至連一張合影都沒有留下。可是當想起見面前自己的那種雀躍—甚至離開台灣的不是我卻也有種近鄉情卻—就覺得自己是不是小題大作了些。至此,更加體會到細水長流的友情的感覺,不必黏膩,只要一句話都可以感覺到對方一直都在身邊的那種知心。 她在見面的時候親手拿了生日卡給我,遲了兩個多月的祝福,也是她的卡片讓我很想將這種心情記錄下來,茲引述一兩段落: 在英國的生活快一年了,我最大的體會是不論客觀環境怎麼樣,都要用心去經營每一件來到你生命中的事情,就算是鳥事,也盡情去經歷,如果不盡情,就是浪費了,對吧!常常我們會憧憬太多未來的事,而忽略眼前,但其實眼前的時間與空間,也都是我們的人生阿!我希望可以和你一起努力,認真去經歷我們的生命,讓它更豐富! 生日就這樣一年一年過去了,我們的友情能這樣一直維持著,真的是人生中非常難得的緣分,我非常非常珍惜。謝謝你出現在我的生命中,祝你生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