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3月, 2012的文章

遺忘了之後:我讀《流放的老國王》

圖片
     書名:流放的老國王 Der alte Konig in seinem Exil 作者:阿諾‧蓋格 Arno Geiger 譯者:錢俊宇 出版社: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: 2011 年 11 月 1 日 ISBN : 9789862720332 「父親的病以一種令人茫然的方式緩慢開始,因此我們很難正確解讀其中變化。疾病就像農家傳說裡悄悄潛入的死神,雖然隱藏了身形,骨頭卻在外頭門廊上咯咯作響。我們聽見了,還以為是慢騰騰頹圮老屋裡的風聲。」 作者的父親罹患了失智症,但是沒有任何一個人看出端倪,都以為是性格封閉的父親因為年紀大了,又和結褵三十年的妻子離異,所造成的影響。作者沒有辦法體諒他,只是用一種譏諷、挑釁的態度,懇求他的父親「振作起來」,直到他們看清事實真相。 於是作者決定以真誠、開朗的態度重新認識父親,他寫道: 「 由於父親再也無法從橋那頭走到我的世界來,因此我必須走到他那裡去。」 他寫下這本書,描述他與父親的真實互動,從悖離家庭中心的青年,轉而一步步走向日漸喪失記憶的父親,他與父親重遊兒時走過的地方,講述著父親的現在和過往,以及自己在鄉村的童年。父親遺忘了原有的記憶,而作者遺忘了原本兩人之間的藩籬,父親的失智症,為他們父子二人製造了連結,他們的關係比以往更加親密,即使父親不一定知道他是誰。 曾經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文章寫著,我們的父執輩那一代,是孝順父母的最後一代,而也是被子女棄養的第一代。當時看到這樣的描述時,十分震驚,但細想卻發現事情或許真的是這樣。我們這一代較有主見,渴望自己作主,就像作者在發現父親的失智之前,總是要求父親的順從。於是上一代順從他們的父母親,而他們的下一代,卻要求他們順從。 我們都自以為具有同理心,卻忘了站在他們的立場想,忘記了他們也有自己的想法 。而這樣的狀態其實也發生在我身上,以為父親根本就不能理解我,也不願意站在我的角度想,於是咆哮、於是沈默,於是像作者當初一般地悖離。但我也忘了理解他,忘了站在他的角度想。所以翻閱這本書時,給我帶來的震撼之大,讓我不禁也思索該怎麼樣走到橋的那一端去? 翻讀這本書,很容易被作者細細描述著的與失智父親的互動,以及那一份真摯的情感所感動。作者以父親的病做為媒介,重新認識父親,並以文字寫下對父親愛的宣言。只是我並不希望自己等到這樣的事情發生之後,才去描...

零碳救生活:我讀《環保一年不會死!》

圖片
     書名: 環保一年不會死!不用衛生紙的紐約客減碳生活日記 No Impact Man 作者:柯林‧貝文  Colin Beavav 譯者:謝維玲 出版社:野人 文化 出版日期: 2012 年 1 月 5 日 ISBN : 9789866158766 「科學家說,我們不能再放任這種生活模式,地球再也無法承受了,極地冰帽會溶解,海平面會上升,陸地會出現旱象——簡單地說,地球快完蛋了,而數百萬的人將會受害。」 作者是個住在全世界消費中心的紐約客,而某一天他發現了全球暖化正在進行中,而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就快要完蛋了,於是他開始擔憂、惶恐,接著他開始了一項零碳生活的行動。 在這本作者一家人的減碳生活日誌中,沒有太多的道德勸說以及激進思想,只是詳實記述著他們如何拒絕外食、不製造任何垃圾、不購買新的物品、減少碳足跡、只用在地食材,到最後甚至斷電的生活。過程中有許多讓人不禁捧書大笑的情節,也有許多溫馨感人的段落。但是最讓人動容的,是 作者以一己之力,身體力行去減少對這個環境的破壞,去珍惜他所擁有的一切,他並不企圖改變別人,而是改變他自己! 「環保」在現在的社會,是一個大家都重視的議題,工業革命之後,社會的進步以一種飛快的速度進展著,令人類生活更加便利的物品一再問世,但是那些便利卻往往造成環境的破壞。當這樣的觀念在大眾腦中扎根茁壯,試圖說服大家環境正在崩壞中,人類必須尋求與自然永續共生,已經不是難事,但是只是紙上談兵並無法阻止這個崩壞的過程。我們所需要做的應該是像作者一樣,找出一個讓我們的生活不至於困窘,但是仍能減少對地球的破壞的生活形態,需要改變的,是人們的生活習慣,普世的價值觀。 而書中最令我感動的段落,是在他們拒絕製造垃圾,所以拒絕外食,又因為放棄了有電視的生活,使得他們一家人每天晚上在餐桌上相聚的時間多了,彼此之間的距離也拉近了不少。現代人多因為工作忙碌,有許多家庭已經失去了共進晚餐的習慣,或是即使一同吃著飯,眼睛也不離開電視。失去了聚首的時間,失去了溝通。但是作者卻 因為施行零碳生活,而使得家人之間的關係更加凝聚,他有更多的時間和妻子聊天,有更多的時間可以陪伴孩子的成長。 我們戮力去爭取那些可以改善自己生活,讓自己過得更美好、更舒適的東西,難道不是讓我們因此而犧牲了更多嗎?如同作者所講的,人們花了很多的時間工...